• 我为什么要学技术 at 2024年05月31日

    现在这个行情下你的学历问题真的挺拖后腿的。 数据分析方向吧本身就小众, 结合你的学历怎么说呢, 除非你学的特别好 ,否则真的挺难的。 如果你要坚持的话,一定要做到比别人优秀很多,否则学历是你过不去的坎儿。

  • 我为什么要学技术 at 2024年05月31日

    是啊, 打工的都不是牛马的,我无非就是个挣的稍微多一点点的牛马, 但本质还是牛马

  • 我为什么要学技术 at 2024年05月30日

    如果是前几年我会劝你跳槽找到一个更有发展的职位, 但这两年的情况大家也都知道,跳槽的风险挺大的,所以虽然跳槽是最好的方式但你也要三思,收益一般都是伴随风险的。 你说的第二点里觉得学的东西没用, 这是很多人都会面对的问题,怎么说呢, 调研好你觉得有发展的技术方向, 然后坚持下去,最主要的是动手,别只看书。 比如我学 docker 和 k8s 那会, 是要自己找机器去部署 docker 和 k8s 集群, 把自己的应用或者产品容器化后部署在 k8s 里面。 学着其他公司的样子假装自己就是真正在做 k8s 的项目来思考,需要什么能力,要开发什么工具。 就跟玩角色扮演一样,我假装我就是在做这件事的,然后我就用这个分身来思考我需要开发什么工具,需要引入什么技术。 然后一直坚持下去。 这个过程是挺痛苦的,确实不容易坚持下来。

    然后就是去找工作不一定要学的非常非常好, 咱不一定刚接触这个领域就找个高级的职位, 也有那种你有个初级水平就可以的工作的。 等行情好了以后,多找一找。你现在的优势就是工作清闲, 有时间去学习。 很多人都忙到没时间去学习。

  • 是的,现在要脱离外包比我们当初难了。 我一直说现在入行的同学不管是不是外包都比我们当初难。 问题在于你甘心不甘心。甘心了直接躺下去就好了。 楼主能发帖子就说明不甘心。 不甘心就要拼,就要搏,不能既不甘心又不想拼。

    当然拼了也不一定能成功, 这是我也是承认的。 我当初也确实运气好。 这个东西就看我们愿不愿意去博一下那个概率。搏输了, 也得认

  • 如果是前几年,我会劝楼主尽快跳槽找到一个有技术含量的岗位,就像上面的几个同学说的, 在工作中学习效率永远是最高的。 但这两年大家都懂,不能随便换工作,风险太高, 所以现在还是建议要苟住,再徐徐图之。 建议分几步走:

    1. 先能完成当前工作,学习以不能耽误手上工作为前提。
    2. 找一找当前项目中有没有一些比较有技术含量,并且你还能有机会插手的东西,如果有尽量争取机会去做。
    3. 如果项目里没有什么有发展的东西了, 去了解一下当前行业中有没有你感兴趣的方向(看你说想学 docker,k8s,这个技术性价比也不低)。原则是以尽量能在项目中用上,就算是用上了对项目帮助没那么大也没关系,主要就是为了要个实践场景。比如我当初学 docker 第一步就是先把测试环境给容器化了。所以要想尽办法,费尽心机的把新技术往项目上靠。就算是为了纯炫技也行。
    4. 坚持,不停的去了解行业中其他人是怎么做的,然后模仿,思考,改进。即便只是在自己买的服务器中去练习的也好。

    以学习到可以在目标领域中拿到初/中级 offer 为目标。有些时候岗位不是要求你有多厉害, 也是有很多初/中岗位的,有时候只要会一些就比很多竞争对手强了,只要能进去就有更多的实战机会。 这个学习过程会很痛苦,中间会容易放弃,尤其是很多东西是纯自学的, 中间折腾不出来,一直被问题卡住的时候会很灰心。 或者是学了很长时间跟工作无关的东西会让你怀疑努力是不是有用的。这就要看你自己的心是否足够坚定。

    上面几个同学觉得没有实战机会去学习是无效的,怎么说呢,以我为例子吧,我当初大概自学了一周 docker 后去跟项目说测试环境的容器化部署(当时没人说要把环境容器化), 自学了 2 个月的 k8s 去跟总监说我要把测试环境迁移到 k8s(没人要求把 docker 迁移到 k8s 上), 自学了 3 个月的 AI 后跟我们总监说我要接算法测试(算法没人测试,都是端到端测试)。自学了一段时间大数据以后(这个真记不住学了多久)总监自动就把大数据项目分给我了。 有些时候机会是自己博出来的,我当初从外包跳槽到互联网,也是靠的自己学的一些东西然后面试的时候谎称是自己项目里实际做的才通过了面试。 机会没出现的时候就要为机会做好准备, 因为等你看到了机会的时候, 你周围就已经满是竞争对手了。

    再举一个我同学的例子, 他现在是做的硬件开发(应该算是吧,我也不懂,反正当初就看他在寝室里玩单片机,搞嵌入式开发)。 当初我们几个都是外包测试出身,我是坚定在测试路线上走,一直学技术。 他不一样, 他的野心比我大,当年他自己在淘宝上买了单片机,看视频纯自学嵌入式,整天就是在屋子里摆弄那个单片机,好像总唠叨着什么烧片子还是烧机这个词,我不是那个领域也是不懂。后面找了一家台湾企业入职做驱动开发,后面去了高通,EMC,现在被收购了在戴尔。外企很闲, 他又自学 web 开发,一开始在外面拉私活, 后来又自己开外包公司当老板。每年我估计 100 到 200 个 W 浮动,目前在北京也是买房买车。 看他这一路,哪一个决定是中规中矩只做项目里那点事能成就的。 不说改变命运, 就是普通人想让自己的收入提升一个档次, 不想付出点什么或者说只想循规蹈矩的做事,希望是很小的。 假如你现在干的活就是 p6 的活, 那下次跳槽凭什么让人家给你 P7 的职级,既然自己工作内容是 p6 的,那只做项目上的那点事跳槽的时候是很难上 p7 的。即便到现在了,我都工作了 15 年了, 每年我都还会去找领导,跟领导说我看中的那个有技术含量的或者是有前途的项目,能不能让我参与一下,不为别的就为练技术(我事前已经学了一段时间了,有底子了再去找的)。

  • 我为什么要学技术 at 2024年05月27日

    那就躺平麻, 也挺好的。 不是每个人都想挣更多的钱的。 躺平了别折腾就好好过日子也挺好的。 只要自己想开了, 跟自己和解了就行。但是真的要跟自己和解才可以,不要做那种不甘心于现状,又怕付出了没有回报的事, 这样一直纠结着就活的太拧巴了。 所以选择是自由的,让想躺平的躺平, 想折腾的去折腾。

    比如举个例子, 想找女朋友就得出门去社交, 就要去跟女孩子们交流, 就要花钱要投入。 但是做了这些事情能不能找到女朋友呢? 不一定, 没人规定了我追你你就必须答应。 所以很有可能花了时间花了钱花了感情最后却什么没得到(嗯,作为快 30 岁才有女朋友的我来说,这种事是感受颇深的)。 所以现在的年轻人挺清醒的,既然很有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那我干嘛不宅在家里买最好的设备打游戏。 这种人生信条我觉得挺好的,没毛病。 只要想通了就行, 没女人就没女人了,一个人也可以生活的非常好。 但如果没想通,还是想要谈恋爱的,那就还是都出门,社交,投入时间和金钱。虽然最后可能毛都没捞着,但谁让咱六根不净的。就像当初那个谁说董宇辉的一句话:你想有因缘那你得出门啊,你不出门哪来女人,难道指望女劫匪来入室抢劫么。

  • 我为什么要学技术 at 2024年05月27日

    我理解是 选择大于努力和机遇大于努力的主流观点和 我认为的先努力学习才有选择的机会的观点的冲突。 确实如果我单靠学习是达不到现在的水平的,这里面有不小的机遇的因素。但不学习则根本抓不到这样的机遇,不学习是没有选择权的。 还是我上面写的那段话, 看我们愿意不愿意去搏一搏概率。 世上鲜有事情是做了就一定能得到预期中的回报的,就好像爱情,炒股和高考一样,肯入场的都是在博概率。

  • 我为什么要学技术 at 2024年05月27日

    除非是打游戏,游戏设计里就是有频繁的正反馈的,否则世界上鲜有什么事情是一定有回报的。 就像爱情,就像炒股,就像高考,就像我们身边的一切。 所以坚持不下去我也觉得是没问题的。 不是每个人都把钱看着的那么重, 我这种就属于把钱看的很重的, 所以不确定能拿到很高的回报的事, 我也愿意去搏一搏机会

  • 我为什么要学技术 at 2024年05月27日

    努力不一定会有很大的回报的。努力只是一张门票,进门之后能抢到多少回报看命,看运气,看天赋。 所以努力有一定的概率能让我们的收入有质的提升,有不小的概率能让工资有小幅度提升。 当然也有概率没什么改变。 就看我们愿意不愿意去博这个概率了。

    BTW:除非是打游戏,游戏设计里就是有频繁的正反馈的,否则世界上鲜有什么事情是一定有回报的。 就像爱情,就像炒股,就像高考,就像我们身边的一切

  • 我这两年都没自己出去找过工作, 所以感受的不是特别深。 但问起朋友,得到的回答都是这两年工作十分难找。 当然这一点从我们公司从不间断的裁员就能看出来了。 现在只有特别优秀的人才能有一定的成功率, 其他的可能连有面试机会都很难。 所以对所有人的建议都是能苟住就苟住,别冲动。 如果有不得已的理由也降低自己的预期,现在是过苦日子的时候。

  • 同意恒捷的观点, 如果对自己的定位就是点工,那确实不用学的,理论上对于点工来说除了业务那点东西,什么都不用学。 只要能抗住的同事的卷和领导的施压就躺着就好了。

  • 37 岁的大头兵路过~~~~ 我的目标是干到 45, 祈祷~

  • 你们这样比较危险吧, 没有经过用户授权就直接拍摄人体信息。 我们这里肯定不敢的。

  • 不会的, 不论我还是标注组的那个妹子, 我俩都是临时被抓了壮丁干这个活的, 我们都有自己的主营业务。

  • 肯定是要拿到客户的授权的, 现在不拿授权不敢偷偷采数据的

  • 额。。。。 不危险吧。。。不是什么高危的工作,不会有生命危险的, 最多就是累点

  • 我在外地出差, 等我有空我总结一下给你

  • 嗯,也是当初运气好,进了一家特别能锻炼人的公司

  • 思考一个问题 at 2024年04月16日

    算虚岁的话, 今年 37 了。 身体状态还好, 因为没有特别熬。 一般晚上 11 点多睡, 早上 7 点起,可以保证 7 个小时的睡眠。 半个月前刚去做了肠胃镜(因为前几年拉肚子拉的太厉害了, 每天都窜好几次,后来中医说是脾虚和有湿气,所以吃中药调整了 3 个月,就好了很多, 但还是不放心,半个前就去做了肠胃镜),现在正在吃药,主要是有胃炎,我理解应该没大事。 有脂肪肝了(虽然我特别瘦,才 120 斤不到),以后要注意饮食。 等胃看好了去查查颈椎, 感觉有几次头疼难受是供氧不足引起的。 其他的就没感受到身体有什么不舒服了。 岁数上来以后就比较重视体检, 每年都体检然后感觉不舒服就去医院(有补充保险,花不了多少钱)。现在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感觉都还行,起码目前没大毛病。

    我觉得工作上的熬看是怎么熬的吧, 要是常年的那种睡眠不足的熬夜,再加上工作压力特别大, 一般来说会这样的。 如果只是半夜 1 点睡, 但是 8,9 点多也才起床, 并且这个作息时间比较稳定。 那其实还好, 只要作息稳定,并且睡眠足够,人体的生物钟会自己调整的。现在很多大厂的上班时间都比较晚(上午 10 点),所以大多数人只要别浪,回家别玩游戏别刷手机,倒头就睡,周末去外面锻炼锻炼身体,爬爬山什么的,不至于身体被消耗的很厉害。 当然像华为和 PDD 这种常年压力和加班并存的地方, 确实容易出问题。

    能不能活到 70 岁以上我也不知道, 人是很脆弱的,随便一个意外,一场疾病能就没了, 所以我很少想这种事。 我现在的原则就是在不拼命的前提下,尽量努力。 多挣一些钱,给我们小两口的晚年和孩子更多的保障。

  • 看是怎么熬的吧, 要是常年的那种睡眠不足的熬夜,再加上工作压力特别大, 一般来说会这样的。 如果只是半夜 1 点睡, 但是 8,9 点多也才起床, 并且这个作息时间比较稳定。 那其实还好, 只要作息稳定,并且睡眠足够,人体的生物钟会自己调整的。现在很多大厂的上班时间都比较晚(上午 10 点),所以大多数人只要别浪,回家别玩游戏别刷手机,倒头就睡,不至于身体被消耗的很厉害。 当然像华为和 PDD 这种常年压力和加班并存的地方, 确实容易出问题。

  • 你也在到家呆过啊~~ 冬梅那个害群之马还在么

  • 我看看能不能找到以前的简历了~

  • 我这几天其实计划想把自己的简历,脱敏一下发出来,一起讨论一下的

  • 因为每个人能选的出路毕竟不一样, 对我来说最靠谱的方式就去培训机构找个讲师做, 或者开发这些机构的测试产品。 但这个路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去走的。 大家还是要选择对自己来说最靠谱的方式。 所以我不敢把话说死了, 说跑去干培训最靠谱。

  • 大厂的人失业了,再去找另一个大厂,要是岁数大了就大幅度降薪去小厂,岁数再大了降薪小厂也不愿意要了就去做外包做子公司。 岁数再大了外包也不要了就再降薪去个培训机构做老师做销售。 水平不差的话肯降薪总是能混到 40 多岁的。总归是比送外卖开滴滴强。 要是说等 45 了以后咋办,嗯,好问题。 45 以后了失业除了真大佬以外(反正我不是)真是谁也没招,英语好的看看有没有外企的坑(这年头外企的坑比纯牛马的头发还少),混圈子的看看能不能在培训机构继续当老师当销售当助教开发测试产品。有人脉和资源的看看能不能转行干别的。也可以选择学习开发技能然后做个独立开发者接私活,开发小游戏,接众包(我有些朋友选择了这条路)。 实在不行滴滴外卖快递这些该做也得做,都是为了生活,不寒碜, 不怕大家笑话,我以前甚至想过 50 岁以后去做保安(50 岁以下的人家嫌弃你岁数小当保安不合适)。 所以如果真是生活所迫, 什么快递外卖滴滴保安收银员都不是问题,该干都得干。

    总之无法在公司里继续做测试,也不想去送外卖/快递开滴滴这些工作, 那就一定要去学一些新的技能,接触一批新的人去适应另外一个领域,这是躲不开的。 之前有同学问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说可以去做独立开发者接接私活。但那个同学说我要是想写代码当初就不做测试了。 然后这个天就聊不下去了, 因为不管你建议他做什么,他都是这个想法,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搪塞说这个事情对他来说不靠谱, 不想学新东西。比如跟他说去外企试试, 他说英语不好也不想学。 跟他说去培训机构做老师做销售,他说不会讲课性能内向,反正就是怎么地都不行。 那这就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不过其实对于我身边的人来说,很多人的想法其实都是在 45 岁之前,或者 40 岁之前攒够钱,然后就躺平。 这也是为啥 pdd,华为那种拿命换钱的地方还是有大把大把的人去。 大家都知道自己干不了多少年。 必须在这些年里把钱挣够了。 我现在也是这么个想法。 能多干一年是一年, 尽全力去延长自己的职业生涯。能干到 45 岁就是我现阶段最大的目标(我算了算,以现在的收入,只要不浪费,干到 45 岁攒个几百万的,回老家养老也是个退路,老家也有房子, 这几百万就存银行吃利息都行,老家那个消费水平一年 5,6 万块就够了),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要不停的学习,不停的卷,领导说干啥我就干啥,尽量在公司里体现自己的价值。 所以我从很久之前就不再嘲讽很喜欢卷的同事了, 都是家里的经济支柱,是不能倒下的。 当然我也要做好干不到 45 岁的准备, 或者到了 45 岁但没攒够养老的钱,继续找个营生接着挣钱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