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些思考

作为一名从事测试工作 12 年的专业人士,我深感测试行业的本质在于持续学习。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业务、系统和质量把控,培养多角色多能力。这是我们在 AI 迅速发展的时代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面对 AI 的发展,我们不应感到焦虑。事实上,各公司在垂直领域中的 AI Agent 落地实践与我们的工作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测试不仅仅是一个职位,它更像是质量、效率、业务、技术和交付等多方面的"润滑剂"。我们的工作极具目标导向性,对产品和系统的成功至关重要。

虽然企业中大语言模型 Agent 的最终目标是模仿我们的工作,但这个过程仍然漫长。未来的成熟方案必定与现在不同。目前,AI 在代码编写和需求总结方面确实取得了显著成功,但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回顾我的职业生涯,12 年来我未见有工具能完全替代人。唯有思维方式的革新才能让人"退居二线"。因此,我们应该专注于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适应性。

-- 提升对企业知识内容的沉淀能力
-- 从全局到细节、从正向到反向,深入每个垂直领域
-- 记住,垂直领域的知识是决定"江山"是否稳固的关键
(我们不仅要会"写作业",更要会"检查作业"。作为经验丰富的测试人员,我们应对高效流程和逻辑思路了如指掌,对系统质量的把控应炉火纯青。)

-- 补足自己的技术思维
-- 广泛深入地学习技术
-- 记住"一法通万法通"的道理,学好一种方法,思维就能全面提升
(虽然我们不需要亲自"写作业",但如果不熟悉技术思维,又怎能有效地"检查作业"?)

-- 持续学习
-- 紧贴业务
-- 在垂直行业深耕
-- 能够从新技术的潮起潮落中汲取精华

对未来的展望

-- 处于业务一线,汇总多方意见,从繁重到核心脉络,顺核心脉络到各个细节。
-- 维持企业垂直领域的业务沉淀
-- 在产品、开发人员流动频繁的情况下,确保业务系统的稳定性

企业人员流动是常态,如果知识沉淀做不好,不要说 RAG 了,连微调都难以实现。难道要花大把钱去招聘大量行业数据标注师吗?
这项工作可能看起来枯燥,做得好的人往往默默无闻。有些公司甚至会外包给写手公司。但这绝非长远之计。我们应该着力提升自己的结构化思维和文本表达能力,镜水楼台先得月。

-- 了解多个开发人员的业务逻辑
-- 熟悉行业里用户的思维方式
-- 善于排查和定位问题
-- 掌握公司业务线的整体情况
-- 具备跨系统的知识
-- 能写代码、会看代码
-- 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

为了保证质量,我们必须无所不用其极。技术 + 业务 + 目标 + 自驱动

(如果你想做一个稳定的质量把控人员,不想频繁换号重新练;系统把控不好总有一天会崩在你自己手里,既要控、又要沉淀、还要灵活,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最后,让我们换个角度思考:如果 AI Agent 真的能完成所有这些工作,那么安全性和可解释性又该如何保证?没有这些保障,谁会愿意使用 AI 而不是人类呢?我认为,这波大潮之下,幸运的,不幸运的,都别给予释放自己的情绪,我们需要静下来、换个角度适应突破自己、努力让自己的能力更加立体化,充分展现自己的价值。

超越标签,立体发展,共筑系统晴空,吸引人才,坚守质量之路。

【以上内容使用 Notion 进行了写作提升】

搬砖总有一天不容矫情,思考很重要。只要你思考,还有很多方向可以前行。小水花,就小水花呗,就当是为行业做贡献了。

再聊


↙↙↙阅读原文可查看相关链接,并与作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