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会遇见一些慢 SQL,在分析这些慢 SQL 时,我们通常会看下 SQL 的执行计划,验证 SQL 执行过程中有没有走索引。通常我们会调整一些查询条件,增加必要的索引,SQL 执行效率就会提升几个数量级。我们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加了索引就会能提高 SQL 的查询效率,为什么有时候加了索引 SQL 执行反而会没有变化,本文就从 MySQL 索引的底层数据结构和算法来进行详细分析。

2 索引数据结构对比

索引的定义:索引 (Index) 是帮助 MySQL 高效获取数据的排好序的数据结构。

索引中常见的数据结构有以下几种:

Hash 表

通过索引的 key 进行一次 hash 计算,就可以快速获取磁盘文件指针,对于指定索引查找文件非常快,但是对于范围查找没法支持,有时候也会出现 Hash 冲突的情况。

二叉树

二叉树的特点:左边子节点的数据小于父节点数据,右边子节点的数据大于父节点数据。如下图所示,如果 col2 是索引,查找索引为 65 的行元素,只需要查找两次,就可以获取到行元素所在的磁盘指针地址。

但如果是一个按照顺序递增的值,例如为 col1 建立索引,不再适合使用二叉树建立索引,因为此时使用二叉树建立索引将会变成一个链式索引,此时的索引结构如下图所示,如果查找 6 节点需要 6 次遍历才能找到。

红黑树

红黑树是一种二叉平衡树,可以提高查询效率,此时若再查找 6 节点只需要遍历 3 次就能找到了。但红黑树也有缺点,当存储大数据量时,树的高度就会变的不可控, 数量越大,树的高度越高,查询的效率将会大大降低。

B-Tree

B-Tree 是一种多路二叉树,所具有的特点:1 叶节点具有相同的深度,叶节点的指针为空;2 所有索引元素不重复;3 节点中的数据索引从左到右递增排列。

B+Tree

B+Tree 是 B-Tree 的变种,所具有的特点:1 非叶子节点不存储 data,只存储索引 (冗余),可以放更多的索引;2 叶子节点包含所有索引字段;3 叶子节点用指针连接,提高区间访问的性能。

与红黑树相比,B-Tree 和 B+Tree 两种数据结构都更加矮胖,存储相同数量级的索引数据时,层级更低。

B-Tree 和 B+Tree 之间一个很大的不同,是 B+Tree 的节点上不储存 value,只储存 key,而叶子节点上储存了所有 key-value 集合,并且节点之间都是有序的。这样的好处是每一次磁盘 IO 能够读取的节点更多,也就是树的度 (Max.Degree) 可以设置的更大一些,因为每次磁盘 IO 读取的磁盘页数是一定的。例如,每次磁盘 IO 能够读取 1 页=4kb,那么省去 value 的情况下同样一页数据能够读取更多的 key,这样就大大减少了磁盘的 IO 次数。

此外,B+Tree 也是排好序的数据结构,数据库中><或者 order by 等都可以直接依赖这一特性。

MySQL 中对于索引使用的主要数据结构也是 B+Tree,目的也是在读取数据时能够减少磁盘 IO。

3 千万级数据如何用 B+ 树索引快速查找

MySQL 官方对非叶子节点 (如最上层 h = 1 的节点,B+Tree 高度为 3) 的大小是有限制的,最大的大小是 16K,可以通过以下 SQL 语句查询到,当然这个值是可以调的,既然官方给出这个阈值说明再大的话会影响磁盘 IO 效率。

从执行结果,可以看到大小为 16384,即 16K 大小。

假如:B+Tree 的表都存满了。主键索引的类型为 BigInt,大小为 8B,指针存储了下个节点的文件地址,大小为 6B。最后一层,假如 存放的数据 data 为 1K 大小,那么

  1. 第一层最大节点数为: 16k / (8B + 6B) ≈ 1170 (个);
  2. 第二层最大节点数也应为:1170 个;
  3. 第三层最大节点数为:16K / 1K = 16 (个)。

则,一张 B+Tree 的表最多存放 1170_1170_16 ≈ 2 千万。

所以,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B+Tree 结构的表可以容纳千万数据量的查询。而且一般来说,MySQL 会把 B+Tree 根节点放在内存中,那只需要两次磁盘 IO 就行。

4 存储引擎索引实现

MySQL 中索引储存在哪里呢?和数据一样,索引以文件形式储存在硬盘上。

在 MyISAM 储存引擎中,数据和索引文件试试分开储存的,数据存在.MYD 结尾的文件中,索引单独存在.MYI 结尾的文件中。

在 InnoDB 中,数据和索引文件是合起来储存的,注意下图中没有了.MYI 结尾的文件,只有一个.ibd 结尾的文件。

MyISAM 索引文件和数据文件是分离的 (非聚集),并且主键索引和辅助索引(二级索引)的储存方式是一样的。

InnoDB 中索引文件和数据文件是同一个文件(聚集),并且主键索引和二级索引储存方式有所不同,如图所示,二级索引的叶子节点不储存数据,仅储存主键 ID。

这里思考几个问题:

如果我们在创建表时不设置主键,InnoDB 会自动帮我们从第一列开始筛选一列数据不重复的列做为主键,如果找不到这样的列,就会创建一个隐藏的列(rowid)做为主键,这会增加很多 MySQL 的工作,所以建议我们在创建 InnoDB 表时一定要设置主键。

整型的字段做为主键,一方面在数据比较时不需要进行转换,另一方面存储也比较节省空间。那为什么要强调主键自增呢?如果主键 id 是无序的,那么很有可能新插入的值会导致当前节点分裂,此时 MySQL 不得不为了将新记录插到合适位置而移动数据,甚至目标页面可能已经被回写到磁盘上而从缓存中清掉,此时又要从磁盘上读回来,这增加了很多开销,同时频繁的移动、分页操作造成了大量的碎片,得到了不够紧凑的索引结构,后续不得不通过 OPTIMIZE TABLE 来重建表并优化填充页面。反之,如果每次插入有序,那就会在当前页后面连续写入,写不下就会重新分配一个节点,内存都是连续的,这样效率自然也就最高了。

非主键索引的叶子节点存储主键值而非全部数据,主要也是为了一致性和节省空间。如果二级索引储存的也是数据,那么每次插入 MySQL 都不得不更新每棵索引树,这样就加剧了新增编辑时的性能损耗,并且这样一来空间利用率也不高,必然产生了大量冗余数据。

5 联合索引底层数据结构又是怎样的

联合索引又叫复合索引,例如下表:

CREATE TABLE `test` (
`id` bigint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name` varchar(24) NOT NULL,
`age` int NOT NULL,
`position` varchar(32) NOT NULL,
`address` varchar(128) NOT NULL,
`birthday` date NOT NULL,
PRIMARY KEY (`id`),
UNIQUE KEY `idx_name_age_position` (`name`,`age`,`position`) USING BTREE
) ENGINE=InnoDB AUTO_INCREMENT=1 DEFAULT CHARSET=utf8;

如下索引就是一个联合索引。

`idx_name_age_position` (`name`,`age`,`position`) USING BTREE

联合索引底层数据结构长什么样?

比较相等时,先比较第一列的值,如果相等,再继续比较第二列,以此类推。

了解了联合索引的存储结构,我们就知道了索引最左前缀优化原则是怎么回事了,在使用联合索引时,对于索引列的定义顺序将会影响到最终查询时索引的使用情况。例如联合索引(name,age,position),MySQL 会从最左边的列优先匹配,如果最左边的带头大哥 name 没有使用到,在未使用覆盖索引的情况下,就只能全表扫描。

联合底层数据结构思考:MySQL 会优先以联合索引第一列匹配,此后才会匹配下一列,如果不指定第一列匹配的值,也就无法得知下一步查询哪个节点。

6 总结

索引本质上是一种排好序的数据结构,了解了 MySQL 索引的底层数据结构及存储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 SQL 优化。其实数据库索引调优是一项技术活,不能仅仅靠理论,因为实际情况千变万化,而且 MySQL 本身存在很复杂的机制,如查询优化策略和各种引擎的实现差异等都会使情况变得更加复杂。但同时这些理论是索引调优的基础,只有在明白理论的基础上,才能对调优策略进行合理推断并了解其背后的机制,然后结合实践中不断的实验和摸索,从而真正达到高效使用 MySQL 索引的目的。

最后,如果大家想再温习一下数据结构的知识,这个数据结构网站(https://www.cs.usfca.edu/~galles/visualization/Algorithms.html)不可错过,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演示数据结构的存储过程。

作者:京东物流 于朔


↙↙↙阅读原文可查看相关链接,并与作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