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家公司面试过别人了,一家传统行业龙头的互联网部门,两家二线互联网公司,统计了一下 6 年面试了 521 次社招,发出录用书 74 份,入职 32 人,有些人薪酬或其他方面意向差距比较大就没发录用书,可惜没有记录这部分。57 次校招,发出 8 份录用书,是实际需要名额的两倍。
这期间自己面试过 31 次,拿到 7 份录用书。
正好业务知识匹配的人有 32 个,如果这是个强要求就很难招到人。放开心态,多了解候选人原来做的事,怎么思考的才更容易招来好的人。
经常说测试要懂业务,但说不定这个业务只是靠老板的政商关系为了吃政府补贴才存在的,你每天测的需求有没有人用都没什么影响。
曾经某外汇交易相关的产品线招人,一个同事面试的时候从来没有相关经历,但入职一个月就能很自如的应对工作,发现很多以前没人意识到的业务问题。后来才知道这位同事学过一些金融课程,我们曾经以为很有门槛的业务知识在一个远谈不上专业的人面前也不算难。
用引号是因为很多所谓的测试平台根本和平台原本的意思没什么关系。
有 147 人简历或面试的时候提到熟悉原公司的接口测试 “平台”,但我认为能做好接口自动化的人只有 4 个,其他人基本不明白为什么要做这些,录入的用例我觉得大部分都是没有实际价值的。
我觉得这几年这些给开源库做网页界面的事太多了严重阻碍了行业发展。
社招有 267 人次做了算法题,入职后代码写的好的 17 个,其中 3 个算法答得好。算法答得好的 10 人里 2 人代码写的好。后来就不太问了。
语法细节只有校招的时候问,43 人答得好,包括入职 4 人,只有 1 人有生产力。以后应该不问了。
以前写 Java 经常问设计模式,后来写了很多其他语言明白一些事就不问了,即使 JAVA,在 web 领域有 spring 之后经典设计模式也没太多价值了。
有些流传很广的题目,比如 “怎么测试一个水杯?” 这种大概问了几十人,很快放弃这种题目了。“怎么测试登录界面?”,这种后来也放弃了,特殊字符、sql 注入之类的问题,在现代开发框架、大量使用开源组件的情况下已经缺乏测试价值了。从平时工作需求里可以挑出很好的题目,也更容易体现用例设计以外的能力。
问这些题目实际容易让善于搜索的人评价变低,但善于搜索才重要。对于想体现思考视野的部分,获得的答案变成了屠龙技。
社招被面试的人里大专 24,本科 456,硕士 41,计算机或软件工程这种直接相关专业的 98 人,趋势是越来越多。
发录用书的大专 2,本科 69,硕士 3,计算机或软件工程这种直接相关专业的 24 人。后面想尝试面试完才能看学历,总的感觉是教育普遍失败……
国内一线公司工作过的 36 人,国外一线公司工作过的 1 人(简历里就很少)
现在一线公司都是人数众多,所在部门、加入时间、工作内容不同,面试和入职后工作表现来看差距巨大。无法明确判断的时候大厂经历有加成,一个原因是即使招来发现能力不行,也不容易被责备,但这实际是一个管理失效的标志
随着自己变得会带人、能力提高,就不像以前一样这也想要那也想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