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负责团队,某条线只有 6 名测试,负责 20 多个项目(活跃项目 15 个左右),各项目之间基本无业务关联,新项目还在持续接入,这是今年要面对的困境。
所以,最近一直在思考、尝试做些改变,希望 2019 有所突破。

流程规范的贯彻实施

一个好的流程规范可以事半功倍
2018 年经过和开发携手不断改进,完善出了一个比较规范的流程:包括风险管理、各环节的产出和责任跟踪、代码检查、单元测试、严格的提测标准、上线自检表、生产业务监控、生产问题快速响应机制等。
再好的制度,落地效果最终取决于管理者的意志和执行力,也取决于执行者的职业素养
2019 年要坚守住之前的成果,还要加强宣导,执行好坏要有相应的奖惩措施,鼓励创新和持续改进。

引入一切能提升效率的工具和解决方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019 年要继续做好接口自动化脚本的维护,完善生产业务监控脚本,除此之外还根据实际需要落实的清单:
1.数据库结构对比工具(一款自行研发的能快速识别测试环境 vs 生产环境数据库结构差异的工具,支持各种类型数据库,提供接口服务):计划先在测试环境试运行,稳定后上生产;
2.AMQ 性能辅助工具(一款自行研发的能模拟生产者&消费者各种行为的工具,支持各消息类型,持久化/非持久化,多线程处理,提供接口服务):计划在测试环境部署;
3.引入精准测试解决方案:黑盒测试也能实时获取代码覆盖率,有的放矢,提高测试效率;
随着工作的需要,可能还会持续引进新的工具和解决方案。

加强人员培养

我一直坚信,人是决定性因素。
培养测试人员更广的知识面,不能满足于一亩三分地;
熟悉所负责项目的骨架和架构拓扑、调用链、数据流等;
培养精确定位问题的能力,为开发同学提供更好的服务;
鼓励为解决工作痛点,自行研发或引入解决方案;
鼓励熟悉 Java,公司 90% 以上的项目是 Java 开发的,代码评审、单元测试、精准测试等都需要用到,这是决定个人能力分水岭的硬指标。
鼓励多看项目代码,只有熟悉了项目代码,才会从本质上带来测试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备份机制

这是今年最大的风险,每个人都负责多个项目。
去年下半年已经开始未雨绸缪
1.实行不定期轮岗;
2.不定期业务分享;
3.每个项目的资料已经建档维护,定期更新;
4.准备新人入职知识库;
5.能者多学,鼓励熟悉他人负责的项目。

目标:团队土壤能让每个人快速成长,每个人反辅团队高效运作

一个人的思维有局限性,欢迎讨论,畅言学习


↙↙↙阅读原文可查看相关链接,并与作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