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水 一九得九,依旧得酒!-- 我的测试总结和展望

江城子 · 2019年01月31日 · 最后由 e4rljia 回复于 2019年07月08日 · 4617 次阅读
本帖已被设为精华帖!
  • 进入大学的时候,发现大学里比中学时间快好多。一晃就毕业了!
  • 进入公司的时候,发现职场里比学校时间快好多。一晃就催婚了!
  • 进入围城的时候,发现婚姻里时间比职场快好多。一晃就当爹了!

然后现在当着奶爸,体会着时间白驹过隙,好像 17 年的总结才刚写完,然后就又到了写 18 年总结的时候了。我和亚洲杯上的中国队一样,感慨时间真快,时间可真是不够用。不过我可能也和中国足球最后一个大佬郑智一样,是想要多一点时间,但是真多给了,我估计我也会跑抽筋的!

BTW,先感谢 TesterHome 组织抬爱,去年好像一共就写了两篇文章,然后两篇都入选了年度精华。然而看着这两篇文章,让我失落的是,我怎么现在一年才写两次东西,这个放十年前,我一年能写 200 篇日记。随着变老,可能不止是时间不够用,可能热情也不如从前了。

还是先整理一下这年的收获吧,虽然有点不忍心瞅去年的全年计划。

  • 争取晋升一次。
  • 系统阅读 25 本书,碎片化阅读文章 150 小时。
  • 跑步 200 公里,游泳 60 小时。
  • 旅游 7 天 +,包含一次不少于 300 公里的自驾游。
  • 捣鼓一些新的测试工具,动手写 5000 行代码
  • 体重下降到 80 公斤以内
  • 写 10 篇原创文章,整理一份书稿。
  • 给大家做 5 次分享,以及对外分享 3 次
  • 提交 3 项专利,非第一持有人的不算。
  • 继续深入 KPI+OKR 在团队内的运用。

来来来,逐一看下,容我再复制黏贴一次,凑点字数。还是强调一下,我写总结,向来想哪儿写哪儿!

  • 争取晋升一次。

这个做到了,完成了一次晋升,感谢老板的提名,而且是有两位老板提名,谢谢老板们栽培。更重要的是,感谢小伙伴们的支撑。就我的三脚猫功夫,这个确实不容易了,答辩通过,这感觉就和当年乔冠华代表中国使团完成入常一样 -- 一是靠一票兄弟"抬进联合国"的,二是靠团队价值输出的提升。谢谢大家。

笑得只见牙不见眼的乔冠华

来了平安接近四年,基本上做到了年年晋升,也许是一个值得自我褒奖的事情。但是,同时也觉得不太公平,平安这边还是喜欢按照绩效和年限卡比例晋升,这让很多符合更高层级的同学不得已再更优秀的同学面前失去晋升机会。HR 总是很傻很天真,强调什么强制排名,择优升级,给那些不能晋升的同学动力争取更好的绩效。然而绩效和晋升捆绑,绩效和薪酬捆绑,绩效和奖金捆绑,大家都不傻,外面的世界接触起来那么容易,最后的结果就是这些人都走掉了。

明年希望尽可能多的为组内同学争取晋升机会。

  • 系统阅读 25 本书,随便化阅读文章 150 小时。

应该做到了,差不多一周能阅读 10 小时,主要得益于公司搬家,然后每天都要通勤花费 2 小时时间,这段时间基本上都用在看书上了。不过明显能感觉到自己上年纪了,看完的东西不像以前记得很清楚。

由于 18 年的年初给自己指定的目标是拓展产品能力,所以 18 年的阅读内容比较多的放在了和产品、运营、创新相关的书上。读书还是非常能打开视野的,尤其是对这个事物理解还不够系统的时候。同时也很难理解那些不看书还想提升自己的人。-- 说到这个很想扯一个话题是关于个人能力提升的,每每问到面试候选人这个问题,多数人的答案都是在项目里被动提升。总想不明白一个问题,你们到底是现有能力才有做项目的机会,还是先项目机会才有提升能力的机会。

意外获得的金牌讲师

感谢公司组织的极客训练营,意外还混了一个优秀讲师的称号。就是这个金牌真的是金的就好了,另外,赚了一笔千把块的意外之财,为了给组内同学创造一个不是自己空谈的学习氛围,搭建了一个简单的小书房。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希望大家都能多读书吧。到目前为止,最有上进心的是公司的保安,据说周末保安小哥会过来这边借本书看,比我们很多同学上进多了!

测试团队的专属小书房

新的一年,还是提醒自己也提醒团队的小朋友们,多读书!真心的,虽然我不至于和大家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锺粟,但是读书学习是真的有用的。

  • 跑步 200 公里,游泳 60 小时。

这个……作为一个要陪孩子的男人,确实有点难。作为公司篮球队的队长,一年就去了三次活动场地,只陪球队参加了 18 年的工会杯。多亏了几位强力弟兄的加入,我们破天荒的小组出现了,对于平安金融壹账通这种小球会,真的是大事!

姿势还是比较标准的,就是离地高度越来越不行了

球队工会杯合影

  • 旅游 7 天 +,包含一次不少于 300 公里的自驾游。

完成,去了两次云南,别问我为啥两次都是云南,我本来想自驾泰国的,我乖乖少数服从多数。个人自己距离应该超过 600 公里了,感谢永骏 感谢丰哥,我直到上飞机前,我才敢告诉他们,其实这是我第一次开车上高速而且是走夜路。两个月了,我还没忘记他们那惊恐看着我又不方便发作的眼神。嗯嗯,发作也晚啦,都把大家平安的拉回来了。

讲真,那些人烟稀薄的地方,雾霾也真的稀薄,活了 33,我第一次抬头看见了传说中的银河 -- 别问什么,我才不会告诉你,我来自煤都山西,我什么都不会讲!

山好,天好,水也好

还有点让我意味深长的感觉是,我想我真的是老人家了,我觉得在旅行上可能和大家想法不那么一样,我可能更乐意一周时间里少去几个地方,然后看着蓝天白云发发呆!不过作为第一次自驾,也别有风趣,和一群车子抢抢道儿,尤其路的两侧风景很好!另外不得不说的就是还是老板们会玩,车队浩浩荡荡的,很有仪式感。

  • 捣鼓一些新的测试工具,动手写 5000 行代码

在新的测试工具上,我是感觉我参与感越来越弱了,今年的参与主要就是负责打嘴炮了。给大家一些所谓的指导工作。自己动手的东西还是比较少的。唯一一次直接动手是参与到人脸识别自动化评测工具实现的时候,参与了约 60% 的代码书写,如果算上复制黏贴的开源社区提供的代码,5000 行算是勉强凑够了。

前几天看了一个视频,是马云点评一位创业者的,说了其中一句是 -- 没有结果的过程那就是一堆垃圾,没有过程的结果意味着你将来不能复刻,有过程也有结果的才是成功的。

就目前的工具而言,一直困扰着我这样的问题,有些是有过程没结果,比如我们的一些问题定位工具,并不是说这些东西不能用,而是作为团队管理强调这件事儿,仍旧无法激起实施同学们的兴趣。大家还是在想,我不提供问题的初步定位怎么了,研发不是自己也要做问题定位的么。这个逻辑是很神奇的,但是乍一看又很多,这群人的逻辑制高点是 -- 分工责任已经明确以及大多数人并没有做测试问题定位啊。这个很像是在 KFC 吃完要不要收拾餐盘的问题,十个人会有九个人和你说 -- 会有人收拾的,这是服务员的工作责任,你看大家也都没有收拾。仿佛言外之意是强调,你不要动别人饭碗,不要当异类。所以团队开发的一些工具总是落地很累,大家天然的觉得为什么我要当第一个,为什么我要覆盖一些别人的责任?除了恨铁不成钢,除了在绩效上鼓励大家,我自己也是摇摇头叹息自己解决不了,话说,谁有什么好办法嘛?

也有一些工具是有结果但是没过程,典型的就是一次输出测试数据生成的工具,团队同学的思维僵化还是比较严重的,虽然这个小组新老结合在做,但是不管是老人还是新人,都似乎只盯着眼前的一点点问题做工具设计,不考虑项目的未来,以及周边团队的复用。这个也呀 mark 一下,明年要给团队在这个方向上打开思维。

  • 体重下降到 80 公斤以内

诶,我们聊点别的吧。你们可以先继续叫我 -- 土肥圆咸二!

怎么了,球形也是身材

年初还是在跑步的,5 公里的耗时也逐渐回到了 27 分钟左右,虽然和 23 分钟左右历史体能还有一些距离。

  • 写 10 篇原创文章,整理一份书稿。

写了 5 篇,有些没有发。书稿的事儿暂时搁置了。

  • 给大家做 5 次分享,以及对外分享 3 次

如果算上外出做工具的 BD 话,肯定是够了。说起来,平安的风格还真是 -- 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能为公司盈利的东西还是好东西,当然了,现在各种寒冬,老板都没和你讲情怀,你跑去和老板讲情怀更是有点扯淡。

不过真的是够了,在外面各种公司走了一圈之后,真的让我想冷眼看看这个测试行业,我不是说一定得接受使用我们的测试工具,接受我们的测试标准,但是您总一副大爷和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真的让我觉得死狗扶不上墙。"用工具做测试,我们这票手工测试的兄弟怎么办","老板一直都给我一周做测试,为什么要 1 天就测试完","不是有工具了嘛,为什么脚本还要我们来写","我们的测试不需要太先进",真的回答这些问题让我很无语。不过倒是也给我一点欣慰的是,看着你们这么不上进,那我在测试圈子里还有的混。

  • 提交 3 项专利,非第一持有人的不算。

提交了大约 20 项专利,虽然含金量都不高,不过有专利费还是能 happy 一下的。以前提交专利总觉得,作为技术解决方案有有新思路,新方法,确实能解决问题,而且做出了实物。现在知道水深浅之后,也就无所谓了,只要是还没有提过的带一点新意的差异方案,只要技术上行得通就先提上去。为了倒腾点零花钱。

在团队内部的逻辑上,我觉得专利的背后是创新。所以在强调绩效以及强调个人职业能力提升上,每次讲的故事线都很明确,测试的基本面试质量工作,质量保障的基础上是做效率的提升。在效率提升上包含了工具以及工程能力提升,还有流程提升。提升的过程中很多可以尝试思考新的解决方式,新的解决方式、方法等都可以提炼成为专利方案。不过去年鼓励大家提的结果确实,一窝不靠谱的专利,作为测试团队,超过了一半的专利提案和测试没关系,专利受审率从 17 年的 9 成直接掉到了一半左右。不靠谱指数陡然上升。

今年团队在专利方向做的不错的愿意,主要还是参与了一些创新工作,当然乍一看这在测试团队的本质工作上有点不务正业。不过我有不同的理解方式,就像前几天央视董倩采访任正非一样,董倩而问:投资那么多做基础建设不会亏嘛,任正非的思考方式是东西尝试失败了没关系,培养了人才也是收获。我的理解方式类似这样,做一点看上去不务正业的东西,也可以锻炼团队,起码在创新思维能力上我们 17 年只能做到入围公司和集团的决赛,今年则拿回来了各种大奖。

第四届集团微创新大赛一等奖

第四届集团微创新大赛一等奖

第三节平安集团微创新大赛二等奖以及三等奖

公司黑客马拉松大赛优秀奖两枚

创新除了给我们赚了一些碎银子支持了我们的云南之行,也给我们贡献了大把的专利支撑。另外更重要的是在业务场景结合基础上的创新能力得到了长足的提升。这部分积累对我们来说更重要。

明年还持续会在测试领域和非测试领域都输出一些创新成果。还有一点要强调一下,大家就不要拷问我作为测试的初心了,我初心没变,创新工作我觉得不一定只有测试工具创新的。我们一起关注价值产出吧。

  • 继续深入 KPI+OKR 在团队内的运用。

还在尝试,看上去不是很容易,很多人还是机械的希望上面下发任务,然后完成任务之后等着领赏。

虽然年初通过几次分享,希望长 hi 达成对公司的愿景认同,条线愿景认同,以及部门的愿景认同后,让大家自己开展一些思考,发挥大家的能动性。但是效果不明显,有想法的同学还是有想法的,没有表现出自己有想法的依旧没有。我想大家可能还是习惯于指令性的上下关系 -- 当然,这不是反对指令型的关系,好的上下协同模式都是从指令型开始的 -- 然而大家多数僵化其中就像一根萝卜一样不肯自拔。

明年,要思考这种地里的萝卜模式要怎么破除一下,毕竟只靠自己讲故事、打鸡血、灌鸡汤不能解决问题。想办法!

19 年要做什么?

感觉我想好了,同时感觉也没有想好。大的计划还在 18 年的基础上改吧。

  • 争取晋升 {提名} 一次。
  • 系统阅读 25 本书,碎片化阅读文章 150 小时, {专题学习两个,每个不小于 60 小时}
  • 跑步 200 公里,游泳 60 小时, {5 公里跑到 25 分钟以内}
  • 旅游 7 天 +,包含一次不少于 300 公里的 {境外} 自驾游。
  • 捣鼓一些新的测试工具,动手写 5000 行代码, {复制黏贴的不算}
  • 体重下降到 80 公斤以内,
  • 写 10 篇原创文章,整理一份书稿{整理一份专题学习笔记}
  • 给大家做 5 次分享,以及对外分享 3 次, {组织一个专题学习,开课不少于 6 次}
  • 提交 3 {10} 项专利,非第一持有人的不算。
  • 继续深入 KPI+OKR 在团队内的运用。

明年的团队主题是 -- $\color{Blue}{回归质量}$。先不在这里过分展开讲了,简单描述一下拉倒。回头再写一篇展开讲,原因也很简单。今年在和团队同学沟通时,被质疑了一个问题,认为我们在 18 年没有发展主线,我有点无言以对,我觉得我们是有的,也讲过。但是重要的事情得讲三次吧,我肯定没讲够。去年的主题是测试技术外输以及创新能力储备。

虽然不打算展开讲怎么做回归质量,但是还是简单描述一下什么是回归质量。

作为测试人员,99% 的人对质量的定义没有概念,几乎所有的测试都会听完心里咯噔一下,先不要看下面的答案,你如果是测试从业者你如何定义质量。当然了,我听过很多同学的定义,包含我们的同学中的一些老鸟,但是答案我多数都不满意。首先一点,我觉得你们在了解官方定义前,没资格谈什么『我的理解』。

看看官方定义:软件质量是 “反映实体满足明确的和隐含的需求的能力的特性的总和”。具体地说,软件质量是软件符合明确叙述的功能和性能需求、文档中明确描述的开发标准、以及所有专业开发的软件都应具有的和隐含特征相一致的程度。

再简单点表达,就是质量是对需求的满足程度。

然后问题来了,扪心自问一下,作为测试,你们了解需求嘛?就我的理解,很多人不懂,也不知道要去弄懂,撇开花花绿绿的敏捷实战,撇开五彩斑斓的持续集成,撇开绚烂夺目的自动化测试。我们也问问自己的初心,我们毕竟是要保障产品质量的,我们太少去弄明白需求是什么了,似乎需求就是一段代码不崩溃,似乎需求就是一页交互文档。这是远远不够的,而团队最近几年也在这个方向和初心渐行渐远,明年围绕回归质量我们开展工作。

ok,先写到这里吧。18 年我们有很多不足,也有不少的收获,我们哭了,我们笑着,也一起抬头看天空,看星星还亮着几颗。18 年过去了,我们在年会的觥筹之间调侃着一年的不堪和喜悦。

19 年已经到来了,不止是我们都老了一岁,团队也又成熟了一岁,在新的一年我们回归初心开展工作,也仰望苍穹,剑指新的领域。你们谱写你们的故事,我给你们准备酒。祝福我们的团队,在新的一年里,创造新的奇迹,一九得九,依旧得酒!

最佳回复

一九得撕

平安一年上报成功专利一千多项,多亏了你们😂

照片看到了同事,是刘总?

共收到 62 条回复 时间 点赞

平安一年上报成功专利一千多项,多亏了你们😂

就是现在产品线面向质量工作和效率的不足,掣肘的地方。比如之前我们发现一个问题,很多同学安装 app 测试包,要请别人帮忙,了解之后发现是因为公司的设备是加了安全锁的,不允许电脑里的内容轻易导出来。我们算了一下整个团队开发和测试有 400 人,每人平均每天安装 2 次包,就是 800 次,每次浪费 10 分钟就是 8000 分钟,等于 130 人时。然后我们就做了一个无线 APP 构建站做 wifi 下的 app 分发,这个平台工具当前每个月的下载量超过了 5 万次。你也试着分析团队哪里有影响效率和质量的问题吧。

目测楼主 2018 年收获满满的

真能一百四就好了😁

小胖。 回复

一般般 也有一些糟心的东东 没做出成果 哈哈

稳的一逼,平安的老铁年薪百万

仅楼主可见
SD 回复

欢迎欢迎

一九得撕

我去催饭 回复

这个 19 没关系 常年如此

hellcat 回复

百万年薪的老铁介绍认识下 求教百万年薪方法

槽神 回复

含金量普遍一般般

KK · #14 · 2019年02月01日
仅楼主可见
恒温 将本帖设为了精华贴 02月01日 10:04

虽然图裂了,但是还真是不错的文章。

好赞。

真的是很不错的总结,赞,希望以后在平安能有机会交流学习。

火钳刘明

社区混了一段时间,觉的的社区真的是一处好港湾,总能遇到让你产生共鸣与扣人心扉文章。绩效,晋升,创新,专利,工具,平台 ,学习 ,KPI ,OKR 各个关键字相同,但做的都不如作者。定目标不难,能一一落地推进实现,难得可贵,交流使人进步,榜样使人进步。圈子内待久了,就容易温水煮青蛙,所以需要更多的交流,与走出去的同事交流,与社区的交流,与博客的交流,与书籍的交流。
关于学习,自己一直知道要持续学习,但总感觉进步的太慢,自律的不够。关于学习阅读这块 非技术类的和技术类的有什么推荐好的方法?特别非技术类的,没有一个知识图谱,如茫茫大海都不知道停留在哪个位置去挖掘学习。
2019 好好锻炼,锻炼太少了,坚持学习,自动化,工具研发,平台开发迭代,项目质量回归。加油~

体重大了跑步伤膝盖。。。

软件质量是 “反映实体满足明确的和隐含的需求的能力的特性的总和”。

关于软件质量的思考必须点个赞。
虽然我觉得我们的团队在软件质量保证的方向上一直正确的,不过我觉得我们还没总结出比较合适的度量指标。

请教下楼主针对软件质量的度量收集上有什么好的方法么?或者说,在 “反映实体满足明确的和隐含的需求的能力的特性的总和” 的前提下,如何去评价一个产品的质量到底高不高?

灰常的 nice~

照片中看到了老同事。
在平安内部上传专利似乎含金量不大吧,得去国家单位上报啊。

好羡慕这么优秀的人,是怎么练成的?

照片看到了同事,是刘总?

关注了,学习了!

江城子 回复

谢谢,目前基本也都是以问题为驱动,额外时间充裕情况下 了解周边的技术栈内容与项目涉及的需求点内容。实践是最容易进步的。

KK 回复

自己开发的,以解决自己的问题为主,后来发现可以对外输出给大家用,也就开始做一些输出的工作了。也是提升自己将工具打磨的机会。

扫地僧 回复

嗯嗯 是我,我是慧众,你是?

胖虎 回复

没听说有公司内部专利一说,我们是提交国家专利局,香港专利局以及国际专利的

我也在整理这部分内容呢,回头会整理一下再发出来,届时可以再一起讨论下。

Calvin 回复

嗯 刚检查了 我已经髌骨软化症了。

剪烛 回复

有机会多交流

Nick 回复

我没有专门考虑过技能树这个东东。基本技能大神们整理了那么多,我就不多嘴了。
其他方面,当前还是以问题驱动型去做储备为主的。不过在思考这个驱动上,不是以当前的问题为主线,是以即将出现的问题为主线思考,如果知道自己下一步要承接什么样的产品什么样的任务,会提前思考下需要什么样的技能,如果自己和团队还不具备的,就针对性的做一些学习,为即将出现的问题打基础。

你们是不是要跟我们合并了啊,哈哈哈哈哈哈

snowLiang 回复

(⊙o⊙)…,请问你是哪个团队的呀?

这专利都是一些哪方面的? 提交这么多专利! 太牛了!

我看完了,只看到一个比较有同感的词语,都是变成萝卜不肯自拔。19 年我的一个实践方案,就是坑有,萝卜要换别的萝卜,一个坑有不同萝卜,一个萝卜可以到不同的坑~

十分佩服楼主,想请教一下,你们的工具,是针对项目或者管理上的一些问题,自己设计的工具吗?共性的提炼 以及工具实用性上,你们是如何做到真正能解决痛点的呢?我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要么提炼不出共性,要么实用性不高,而没办法落地为真正的工具。

初晓 回复

主要是我们的测试工具,还有做一些创新项目挖掘的。

JayFan 回复

就我们团队的经验看,看问题先看个性的,开始不要眼光放太宽。

第一步挖掘问题。在看问题的时候,要避免主观判断,比如去问业务线同学你们的痛点是什么,大家也许什么都不反馈,也许给你反馈一堆问题。建议通过客观的数据统计来分析,看是什么问题在困扰大家。我这边比较习惯于让大家做平时的工时统计,在工时统计上分析大家的时间有哪些不必要的损耗,损耗在哪里。

第二步分析问题。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要看下问题引入的原因,做改善的话空间有多大。避免为了做工具而做工具,这方面我们也是走了一些弯路,比如我们做了问题定位和分析工具,但是后续大家使用的很少。当时的分析是客观的,确实从数据上看大家在问题定位上贡献太少,贡献太少的原因是问题定位人工分析的时间太久,然后我们做了工具化,但是后来没有被用起来的真实原因是多数同学根本就不觉得自己应该在提交缺陷的时候做问题定位。

第三步提炼问题和做解决方案输出。在抽取单一项目或者单一产品线的问题后,分析这个问题是不是在其他产品线也有,做解决方案的时候是否需要考虑服用。比如我们之前在某个业务线需要做一些图像识别的性能测试,这需要构造大量的测试数据用于做识别监测。在分析问题之后,我们发现其他产品线虽然没有挖出这个问题,但是其他产品线其实也有做图像识别的需求,只是使用的图像数据不一样。如果这个时候没有考虑复用,那方案后续肯定还得改,所以在一开始我们就设计方案上支持不同类型的图像数据构造。在抽象的过程中,务必要脱离开你当前的业务。比如刚那个例子,如果之前的业务线是需要构造用户身份证数据做测试,另一个项目是构造户口本数据,你可能会觉得是两个项目,但是如果你脱离开身份证和户口本的实例做抽象,你应该要想到其实两者本质上都是做图片的图橡树别和关键内容提取。抽象的问题自然也就共性了。

以上是我的一点经验,希望对你有帮助。

大佬 人脸识别自动化测试可以讲下吗

Elsie 回复

你的问题有点大呢,有点不知怎么讲。

我们做人脸识别首先是定义人脸识别的测试标准,比如对人像质量的定义(不同光线,不同角度,不同清晰度等因素设置的基础数据),然后是人像的范围(比如人种,年龄,肤色,性别),干扰内容(比如不同类型和程度的遮挡,纹身,饰品)反向数据(比如狗脸,猴脸,卡通,画像等),这部分做自动化对测试标准的定义很重要,很多同学做自动化会先忽略本身在业务线的测试要求,而机械的从自动化开始。

本身这部分自动化都是基于接口请求去查看返回阈值的,到底准确不准确有时候过分依赖于人的判断。所以我们首先还是上文所说的基于各种标准准备测试数据,有些从科研机构拿到的,比如耶鲁大学的人脸样本;有些是线上导出的真实数据,有些是写了爬虫工具从网上批量抓取的数据。然后相同的样本做了一个投票设置,分别通过接口驱动查看本品和不同的竞品之前的返回结果,对几个测试结果做投票,对判决不一致的再人工跟进一次。测试的结果主要关注的是本品和竞品之间的比较。

江城子 回复

感谢回复

测试书籍求大佬推荐一下 看不清呀

同在平安,我咋感觉没啥进步,每天都是一堆的需求评审,然后各种砍需求,技术没进步就算了,我还感觉局限我的测试思维了,

tester_111 回复

哈哈 那有机会来我们团队转转啊

tester_111 回复

妹纸你跳槽去平安了吗,面试难不难啊,考了什么?

江城子 回复

求大神赐教

微微信步 回复

我去年来的,面试我感觉不是特别难,但是整个流程很慢,快一个月,面试很多轮,不过主要是这边很忙,加班特别多,估计是我们这个项目组的问题吧,

tester_111 回复

恩是的 平安的流程比较长,等待一般很久,时不时还得等某个大佬做个签报确认。

仅楼主可见

最后一段是最能说到心坎里的。
另外,想邀请楼主分享一下 “人脸识别自动化评测工具”

avenn 回复

哈?请问您是哪家的,加个好友私聊?

这是一个矛盾又相辅相成的问题 -- 到底是现有能力成就项目,还是先经历项目夯实自己的能力。先尝试回答自己几个问题

  1. 自己的工具二次开发以及运用,基本功如何。深入了解一款工具不仅仅是了解这个工具该如何使用,还要明白当前工具适用于什么样的场景,存在那些短板和不足,针对这些短板和不足你自己的思路又是如何的。
  2. 如果因为监管的愿意没有能顺利开展,拟尝试做了多少努力,让工具能在符合监管的要求下开展,或者监管要求你是否读懂了。你是听到监管说 xxx 不能做,yyy 不能给权限?还是深入理解 xxx 不能做背后药保护的是什么,yyy 不给权限是放开权限会有什么问题?我们也是做金融项目的,还是银行核心服务以及保险核心服务,监管严格开始也觉得很操蛋,这个不让动,那个不给权限,但是了解一些面向一行三会 IT 安全相关的条款后,还是可以做一些尝试,让自己的东西符合监管的要求,同时能开展工作的。
  3. 通用工具不好落地,是否自己挖掘过项目组的痛点,并开展过专项的?如果没有,可以先尝试找一些痛点,测试体系建设也不止是做自动化,做持续集成这些,做产品评测,做研发的可测行改造都是可以尝试的众多领域之一。

好的,加你微信了哈。

仅楼主可见

可以加你微信聊聊吗?可能就要成为同事了,多交流😊

liuyunppqq 回复

慧众 rodman,可以搜到我

老哥,图挂了。。。。。

simple [精彩盘点] TesterHome 社区 2019 年 度精华帖 中提及了此贴 12月24日 23:00
simple [精彩盘点] TesterHome 社区 2019 年 度精华帖 中提及了此贴 12月24日 23:00
18楼 已删除

喜欢这样的叙事方式,目测众爷高考语文至少 140

火柴头 回复

测试之美 google 测试之道 人月神话 软件测试 测试架构师修炼之道 软件工程导论 这些基础可以先看,然后就得根据你个人的发展规划以及项目中遇到的问题了。

顶一个,感觉楼主收获满满,平安内部的技术越来越强了。

需要 登录 后方可回复, 如果你还没有账号请点击这里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