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要把自己过得像一个公司一样,有秩序,有组织,有纪律,有家训,有方针,有原则,有底线,有方法论,不迷茫,可以忙,但不能乱

我们在工作的时候,是否想过自己的人生赛道在哪里?我们的人生关键词是什么?人生关键词就个人品牌,我认为,每一个人要努力占领一个关键词是最重要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关键词,你如果都没有一个关键词可以定义你自己,请问别人能不能记住你?在接触了越来越多非常优秀的无论是年轻人还是杰出的企业家,我发现他们每个人的人生其实是符合螺旋式上升的。一起思考一下,我们的上升是不是这种直线上升?没有吧,你也不是火箭,对不对?

如何突破瓶颈?刚开始麻木,后来到有好奇心,到这种厌恶不确定性,到享受不确定性。人本质都叫自发性懒惰,请问谁是天生性勤奋?我不是,你们是吗?

我想不想睡懒觉?想。

我想不想多吃点?想。

巧克力好不好吃?好吃。

人都是这样,自发性懒惰。但是,为什么慢慢地人跟人就会不一样?

大家想没想过?有的人这辈子只能升级一次,但有的人能够升级好多次!

根本原因是我们自身的自发性懒惰,没有升级或者升级失败,

怎么升级成功呢?

第一,自发性懒惰进入到决定性瞬间一。但是,马上需要你干嘛?第一完成自我输入。你需要解决你现在的这种痛点——决定性瞬间,你得迅速进入到输入的状态,才能够进入到一种决定性瞬间,对吧?

完成自我输入,这是第一步,然后才能达到人生的一级状态,1.0 版本叫自觉自律的一级版本。再往上走,突然之间,又遭受到一个决定瞬间,比如说突然之间又扎心了,然后呢再完成一次自我输入,再往上走,就进入到了自觉自律二级状态。 然后,上面是 N 级。

大家想一想,我们能够数得清楚的决定性瞬间,或者是说人生升级的那些时刻,你们自己还记得吗?有没有人对于这辈子就混乱地活着,都想不起来了。我觉得,但凡是一个成年人,要对自己的升级的版本都应该有概念。

很多的时候,我对自己的要求是一年升级一个版本,一定要升级一个版本。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如果今年升不了一个版本的话,我认为我就在萎缩和退化。这就是我长久形成的一个叫行为思考模式。

那么同样,我再给大家介绍一个学习的区域,人其实一直都是在三区当中的发展。人就三区,第一区叫做舒适区,第二区叫做焦虑区,第三区叫做学习区。人其实一直都是三区并存的,但是要看哪区占有主导性要素。

首先,一定是特别感到此刻还是挺好的,但是慢慢地会觉得自己突然之间不对了,因此产生焦虑区,但是它缺少了什么,所以没法完成升级,缺少了进入学习区的这种能力,所以无法升级。

进入学习区就是进入了快速人生状态,伴随我们成长的 5 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什么东西对你来说是新知?

我认为,新知这个概念需要大家都能够理解,对你来说,你个人的新知到底是什么,一定要总结出来是你过去不知道的。因为正是因为是新知,所以会推动你的认知的继续发展,那么新知包括哪些内容呢?

你所包括你的家庭没告诉你的社会现实到底是什么,包括因为你的认知局限性,比如说你生长在你这个地儿,你这个村、你这个县、你这个城市、你这个省……你肯定很多的领域方方面面是没有涉猎到的,这个概况可能是你爸妈都没有讲给你听的内容,就是大家可能没这么思考过。

第二个问题:什么东西颠覆了你的旧有认知?

这不叫新知,大家一定要注意第一个问题和第二个问题的区别。第一个问题是说什么东西你不知道,你现在知道了,第二个问题是你发现你过去想的结果错了,或者是过去你想的层面很浅很浅,现在的东西冲击了你的想法,让你有了新的认知,包括提升,这是第二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你要如何通过不断学习迭代你的认知?

这个问题很关键,这叫做思维的整合。大家玩没玩过乐高?乐高是一个一个玩具对不对?如果我给你 50 块乐高玩具,你们拼的东西一定是不一样的。

那么第三个问题就是请问今天你的车该如何打造?告诉我他是 4 门的还是 6 门的,以及它是 2 个轮子的还是 4 个轮子的?那也就是说,你如何迭代你自我认知:你第一条即将要怎么做?第二条即将要怎么做?
如果你有你的建议、你的想法、你的见解,你不说出来,始终都没有人去纠正你、纠偏你,也就是你的认知始终是错误的。

第四个问题:这个时代,我们该如何定位、发展自我?

每一个人其实人生目标不一样,比如说,今天我觉得我学到了一个概念叫中国式的发展,过去我可能没有这么去理解,或者说我没有加强一个中国式的国情认知来理解自我发展。在这个时代,这个时代的特殊性,以及历史的特殊性当中,我们该如何定位发展自我?

第五个问题:以人为师。

每一个人,你在向他人学习的过程当中,学习的侧面和角度都是不一样的,我们一定要把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认知,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师。
按照五项规则方法来检验你的学习,因为正是因为我们是有反思有学习,所以到最后我们会有自己的认知当中的一些发展。

2019 年新的开始 一起规划 行动 开始人生版本升级迭代


↙↙↙阅读原文可查看相关链接,并与作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