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2020 年:GPT-3(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 3)的发布,展示了大规模预训练模型在多种任务上的卓越性能。到现在的 GPT-4,互联网各个行业好像不和大模型,AI 沾点边就有点不好意思说出来。各种互联网大会,技术大会,质量保障大会几乎全是相关的话题。先不论做到了什么程度,取得了什么效果,只要能讲出个子丑寅卯,就感觉到非常高大上。作为测试同学,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一,大模型相关产品测试

随着各个行业纷纷推出大模型相关产品,相应的测试工作也变得尤为重要。例如,大模型问答系统(如百度的文心一言、字节跳动的豆包、快手的 KwaiPilot 等),以及 AI 生成视频、图片等工具,都需要经过严格的测试以确保其性能和可靠性。

1. 基本功能测试

在大模型产品发布之前,必须进行大量测试以确保其基本功能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具体来说,这些测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2. 测试工具的开发

由于大模型相关产品较为新颖,现有的测试方法和工具可能无法完全满足需求。因此,开发专门针对大模型的测试工具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发展方向:

二,大模型生成测试用例

在软件测试过程中,手工编写测试用例一直是一项耗时且质量参差不齐的任务。随着大模型技术的发展,许多公司开始探索利用大模型来提高测试用例编写的效率和质量。以下是常见的解决方案及其面临的挑战:

1,常见解决方案

2,面临的挑战

3,解决建议

三,接口自动化用例的生成

在自动化测试领域,接口自动化用例的自动生成具有最高的投入产出比。

1,为什么要生成接口自动化?

大多数公司都拥有详细的接口文档,其中包含接口地址、参数、返回数据等信息。通过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大模型,可以生成相应的接口自动化测试用例,包括输入数据和输出断言。经过数据处理,这些用例可以转换为特定框架下的测试用例,或者直接导入到接口自动化平台,生成具体的测试用例。

2,如何自动生成接口自动化用例?

为了确保生成的用例具有高可用性,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四,UI 自动化用例生成

1, UI 自动化测试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UI 自动化测试因其高昂的维护成本和较低的通过率,长期以来一直是业务团队的痛点。早期尝试的各种录制回放方法,如 Selenium IDE、SoloPI 和 Airtest,虽然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性,但由于被测试对象的变化频繁,图像识别的效率和准确性不足,这些方法的效果并不理想。随着端上技术的不断进步,UI 自动化测试的实施变得更加复杂。

2,大模型助力 UI 自动化测试

在大模型的支持下,UI 自动化测试可以实现更高效、更智能的实施:

五,总结

以上是当下在测试行业炒得比较火的大模型应用方面,可以从各个互联网技术大会上看到,至于在公司用的怎么样,那就要看各自的实施力度了。当然也有在公司原来的平台,保障体系中,加入大模型的能力,进行风险识别,问题分析,故障智能处理等等。大模型的能力越来越强,各个大佬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将大模型能力引入,让自己的工作如虎添翼!


↙↙↙阅读原文可查看相关链接,并与作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