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看到有同学希望大家能分享一下一些简历,大家可以参考讨论, 并且我记得也有位同学觉得很多时候学习知识,其实都是有潜在目的的。对着简历要求和描述,反过来去选择学习什么知识的方式会更有成效。 所以我就来写这么这篇文章了。 但乱发别人的简历是不道德的, 所以我把自己的简历脱敏后发出来给大家看看。 因为每个人涉及到的领域是不一样的, 并且工作经验不同简历的内容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为了我会把自己 15 年的工作经历拆成几个阶段来展示,并且会解释一下这个阶段主要在做什么事情

还有就是简历会有裁剪,毕竟简历内容还是挺多的, 包括什么兴趣爱好啥的或者一些我觉得不重要的东西就直接剪掉了。 还有学历背景也不写了,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就是一个普通三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PS:我本人写简历其实没什么技巧, 完全是凭借着我这些年做面试的心里活动来倒推用人方喜欢什么样的简历。

第一阶段 -- 毕业 4 年半

首先要说一下因为实习和刚毕业那会实在没什么好写的, 因为真是啥都不会没有任何经验。 并且实习的时候直接转正了,也没写过什么简历。实习的时候在文思创新(后来改叫文思海辉, 俩外包公司合并了), 我都略过了(也没什么好写的, 外包公司么, 就是点点点,只有在最后一家做了一些自动化的东西)。

个人擅长技术描述:

工作经历

2012/11 -- 2015/5 公司:和益达 (包公司) | 测试工程师
2010/07 -- 2012/11 文思创新 | 测试工程师

项目经历(一)

Ariba on-demand spend management

项目职责:

项目描述:Ariba 支出管理 (Spend Management) 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分析、理解、及管理整个企业的支出,以节约成本与提升流程效率,其解决方案包括专业咨询服务、信息技术、以及供应商网络的全面组合。主要地分为如下几个部分:1)寻源及招投标为主的上游,2)下游的采购到支付的执行,3)能见度解决方案,以及与其它如 ERP 等应用系统的集成部分。

项目经历(二)

MSTV(微软数字电视系统)

项目职责(这份工作偏运维):

项目描述:该项目是微软收购了一家电视公司后成立的,功能与一般数字电视相似. 客户主要为美国民众,提供收费电视服务。

总结

嗯, 确实没了,在外包的这几年里能拿的出手的东西确实有限。 不过总算是自动化入了门, 能搞的了 UI 自动化, 能开发一些简单的小工具, 在微软那会接触到了一些运维的东西,那其实对后面帮助不大,因为微软的技术都是 C# 和 power shell,离了微软的生态圈是屁用都没有, 外面的公司是不可能用这套东西的。 不过好歹这段经历也是个加分项吧,毕竟有运维的经验和编写脚本的经验。 加上在 ariba 项目中涉及到的 java 和 UI 自动化,单元测试这些,在当时是可以让我从外包跳槽到互联网的,毕竟 2015 年那个时候,讲道理能写代码的测试也不是很多的。即便是我跳槽到了 58 到家,也发现整个公司几百人,测试团队几十人里, 能写代码的就那么几个人。 那个时候在这些小公司里测试人员就是点点点的点工,但当时在大厂,已经有很多测试人员懂代码了。 再上 15 年那会正是互联网爆发的那几年, 创业公司如雨后春笋的冒出来,工作岗位也比较多,所以凭借着这个履历也是在 2015 年的时候跳槽到了 58 到家, 这也算是我摆脱了外包的身份进入了互联网领域。

这里想说一句, 其实跳出外包圈子进入互联网在当初那个时期也没那么容易, 虽然我上面写的轻描淡写的。 但在外包公司里想找个能写代码的工作其实是很不容易的。9 成 9 的人都是在点点点。 甚至我入行的时候底子更差,实习的时候就不是测试工种,有点类似行政人员一样, 在微软的办公区里打杂。 后来发生过很多事情,比如:

上面说的挺多的,其实就是想表达在当初从外包转到互联网,尤其还是进互联网的写代码的岗位,也是很不容易的。 挺多时候机会是需要自己争取的,就像为了能出来实习,我们 4 个同学晚上给导员送礼(当时学校不让我们出来实习, 因为我们报的培训机构本来是和学校有合作的,但后来合作谈崩了,学校就不让我们出去了。所以我们才来求导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实习和工作的时候为了能进更好的组也是主动找领导去聊,主动去跳槽到更好的团队,这些都是要自己争取的。 并且我大二那年就报了培训班学了 3 个月 java,学习期间成绩很好,争取到了机会在大三免费给培训班老师打了一年工练手。所以有 java 的底子的,这在后面找自动化测试的工作才算有了一定程度的依仗。 很多时候真的, 机会不是什么都不做就等着从天上掉下来的。

当然, 运气也很重要, 而且十分重要,并且在那个时候互联网刚兴起, 从业人员不多,所以工作相对比现在好找太多了,这也算入行早的优势,能在早期用比较低的门槛进入这个行业,然后快速的去积累行业经验在这里站稳脚跟,后面的路就顺畅多了。 现在入行的小同学们。。。。嗯, 是真的难

第二阶段 -- 2015 年的 10 个月

2014 年和女王大人相识相恋,谈婚论嫁,让我更加迫切的感受到了经济压力。 所以离开外包进入互联网迫在眉睫。 当时 O2O 兴起, 58 也入了局,成立了一家新的公司 -- 58 到家, 我闻声而动找了在里面工作的同学, 把简历推荐了进去。 获得了面试机会并成功进入这家公司。 但由于很多操蛋的事情也就呆了 10 个月就走了。 这段时间的履历补充在下面。

个人擅长技术描述:

工作经历

2015/5 - 2016/3 58 到家

项目经历(一)

nocode 接口自动化测试工具独立开发:

项目经历(二)

56 到家 APP 测试工作

总结

在 58 只呆了 10 个月, 但我其实很珍惜这个能进入互联网,并且还是在测试开发组里工作的机会。 所以这段时间拼命的学习, 我记得看了 mysql 的一本书, 看了 jenkins 的一本书,还看 linux 的部分内容(主要看性能分析上了, 全套的真没看下来)。 所以做出的成果也不少, 搞了接口自动化测试工具的开发(当时还兴冲冲的搞了关键字驱动的,但在后来我十分看不上关键字驱动的东西。。。。),把性能测试也搞下来了(看 linux 和 mysql 的书也是为了性能测试),还二开了 jemeter。 入门了持续集成,搞了 jenkins。零零碎碎的小工具也有一些。 这个时候就彻底转型成技术工种了, 这也为后面进入第四范式打好了底子,因为第四范式的测试团队真是全员测试开发,不会写代码的连外包岗都进不去。

这里有个小插曲,我当时写简历的时候还厚颜无耻的给自己加了个测试架构师的 title,当时眼光很浅,觉得自己挺了不起了。 毕竟当时圈子里的 9 成 9 的人都是在点点点, 我这又二开 jmeter,又玩 jenkins 又开发测试框架的,着实是自大了一把。 后来进了范式以后, 接触了那么多更复杂的技术栈,才明白, 在 58 的这个时期的我,充其量也是小桌坊, 属于矬子里拔大个的水平。

第三阶段 - 入行 AI 大数据与云原生阶段

这里的简历就比较长了, 因为在第四范式呆了差不多 5 年半, 时间太长了, 所以做的东西有些多。

工作经历

2016/3 - 2021/7 质量部下属工程效能组组长

自我介绍/个人擅长

项目经历(一)

基于原生云的混沌工程平台
产品全部围绕机器学习的生态构建,并且核心产品均使用微服务 +k8s 的架构,而由于机器学习业务数据量大,计算时间长的特点。 如果代码,环境,或其他原因造成的不稳定导致任务失败所带来的成本代价非常大,而因为产品使用微服务架构,我们需要涉及到上百个服务的故障注入,工作量巨大。基于此背景下,由工程效能部发起成立混沌工程专项,开发全自动化混沌工程项目,实现全自动化的针对每个服务进行故障注入,测试验证以及结果分析。 目前该项目已经到 20 年的 MTSC 深圳大会上进行分享。 我的角色是该项目的负责人,初中期负责整个项目的推进沟通和代码开发工作,后期交给团队成员负责。

主要的技术实现简介如下:

项目经历(二)

数据平台测试项目
数据平台核心产品之一, 实际上在所有产品中都涵盖到了非常多的数据能力(包括离线批处理和在线流计算)。所以需要在整个公司产品层面设计一个合理的数据质量保障方案。 我的角色是该项目的负责人,初中期负责方案的设计执行,开发对应的测试工具。 后期交给业务线 QA 独立完成。

主要的方案条目如下:

项目经历(三)

由于公司产品采取微服务 +k8s 架构,我们面临上百个模块的每日的更新与构建,过于复杂的架构和人肉的工作方式会严重拖慢产品迭代进程。 所以需要一个高度工程自动化的持续交付系统来满足公司的对发布周期的需求。我的角色是该项目的负责人, 前中期主要负责项目的推进,设计与开发, 后期交给每个模块的研发与测试人员自行维护。

主要的技术方案如下:

总结

其实在范式这么多年, 不可能只有这三个项目, 但是其他的我当时都没有写。 我自己觉得,简历么,不能太长篇大论。 我自己做面试官的感受是每天工作很忙, 不想在简历里花太多时间, 要是候选人写了特别多的东西, 在一家公司的经历里我最多看前三个。 而且写的太多了,我就比较难判断出他最擅长什么的。 所以我写简历的时候就习惯了只写 3 个我觉得最有亮点的东西。 当初挺纠结的, 因为简历写 AI 的东西少了很多, 没有突出在 AI 方面的亮点。 比如在项目中开展的模型效果测试, 机器学习框架的测试等等,这也算当初写简历的时候一个败笔吧, 当时没太重视 AI 的东西。 如果现在让我写,我就会把 AI 的东西放到最前面了。

其实在范式这边简单来说就比较深入的研究了 3 个领域吧:

在这 5 年半里的成长真的是飞速的, 技术上我觉得是质的改变。 在这之前的都是通用领域的东西,不管自动化测试方案还是性能测试这些其实技术难度都不高。 有底子有机会的同学花个 1,2 年时间都能做的到。 底子和机会没有那么好的同学(比如我), 花个 3,5 年也差不多了。 而在范式里研究的这三个领域,就算是有门槛了,因为这里面的东西是真的难, 到现在我都觉得我在这几个领域里的造诣在真大牛面前不值一提。 而且这几个领域相对小众,当初能拿到机会从事这个领域的测试人员非常少(干这个事的公司也少, 在阿尔法狗出现之前我们公司去谈客户都不敢说自己是搞 AI 的,怕人家以为我们是骗子, 谁又能想到后面阿尔法够和大模型的出现,给 AI 续了这么长时间的命,我觉得这也算运气了, 我当初选这个赛道是真没想到后面是这样的)。所以感觉运气这个东西也很奇妙的,当初选择深入研究这 3 个领域, 然后偏偏这三个领域这几年却都火了起来。 这也导致了我在 21 年跳槽的时候(正好满 35 岁),完全感受不到 35 岁危机,毕竟火了那招的人就多。

第四阶段 -- 当前公司

因为当前公司的高压线实在不敢碰,所以我不敢写当前公司的东西。 而且我也没有跳槽的打算,简历也没有写。 不过如果写的话大概也就是强调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结尾

这些年的工作履历就差不多这样了, 当前公司的东西实在不敢提跟业务有关的一个字,所以也就写写测试技术上的东西。


↙↙↙阅读原文可查看相关链接,并与作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