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 BUG,我相信各位作为大佬无论作为测试,或者测开,或者研发等各位大佬,都不陌生,但是在自己当前的团队中,你们是如何度量和处理 BUG 的呢?作为菜鸡的我在团队中是这样做的?

质量度量的维度

BUG 评估标准及处理方案

BUG 分类标准及评估标准

测试 BUG 按照严重等级分为严重、普通、轻微、优化四类,按照 BUG 类别分为功能,界面、数据处理、流程、优化建议、性能、常识七类,对应各种 BUG 情形如下

严重 BUG:

由于程序造成系统崩溃、自身程序崩溃、网络中断、系统内存或文件资源耗尽、破坏或丢失数据库数据

普通 BUG

轻微 BUG

优化 BUG

BUG 应急处理解决方案

缺陷的质量度量指标

统计缺陷相关的度量指标,无外乎几个目的,想知道我们目前的项目或产品的质量怎么样。可能对关心项目和产品的领导来说,只是单纯主观的描述质量好或者不好肯定是不能被接纳的,因此需要量化一些指标。

细化来说大概分为上线前的过程指标以及上线后的结果指标。

线上指标

线下指标

个人实践落地经验

实践背景

本人生产与 96 的小白鼠,今年跳槽踏入一家小公司,公司主要做 TOB 的业务,公司有 A,B 两个测试团队
A 团队负责标准产品研发的测试
B 团队负责对客相关的交付测试
本人就在 B 团队做一个小管理,复制组建 B 团队和 B 团队交付的质量建设等系列工作

在这里请大家考虑 3 个问题:
上面科普这么多缺陷方面的指标,也说了统计的一些规则,建议的公式等
1. 那么如何降低质量度量的人工成本呢?
2. 统计周期定在多久统计一次合适呢?
3. 线上线下人肉统计和工具统计比例如何分配呢?

项目名称 BUG 总数 线下 BUG 功能 BUG 非功能 BUG 验收 BUG 交付 BUG
XX 项目 100 90 75 15 8 2
YY 项目 120 115 101 4 3 1

研发人员月度统计

研发人员 月度指标 (60) 线下 BUG 验收 BUG 交付 BUG
A 70 60 8 2
B 55 50 4 1

BUG 相关统计 bug 统计

总结

总体来说,无论线上线下出现问题后应先把问题都收集起来,把原因了解清楚,责任人分清楚。总之:“应急方案” 处理得很好,先稳住客户或者用户,告知客户或者用户要稍后回复他们,然后去找技术同事解决,而且解决的方法的确可以缓解了一时之急,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要慌张就好了。急的问题就先应急,然后再跟踪问题


↙↙↙阅读原文可查看相关链接,并与作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