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我们说啥来着,噢对说要跟前端联调来着。这期呢,咱们就开始着手写这块内容。
这里如果前端不太熟悉的话,代码就暂时别仔细看了,因为肯定也不会太理解 (虽然我还是会讲讲)。
这里我推荐Webstorm,至于 vscode 本人确实不太感冒,虽然会轻量级一点。(我就是喜欢 jetbrains 全家桶)
如果没有的话,可以用 Pycharm 下载 Webstorm 插件进行开发。
首先我们第一步先建立配置文件: pityWeb\src\consts\config.js
export const CONFIG = {
URL: 'http://localhost:7777',
ROLE: {
0: 'user',
1: 'admin',
2: 'superAdmin'
}
}
存储我们的后端地址和用户角色信息。
可以看到默认采用的 fakeAccountLogin 方法 (这里被我注释掉了),我们找到他:
代码很简单,由于 antd pro 给我们封装好了基本的 Request 方法,所以我们可以直接按部就班,依葫芦画瓢写出请求auth/login
的程序,完整代码:
import { CONFIG } from '@/consts/config';
export async function login(params) {
return request(`${CONFIG.URL}/auth/login`, {
method: 'POST',
data: params
})
}
仔细看 model 中的 login 方法,它做了 2 步:
我们看看changeLoginStatus
方法做了什么:
payload.code === 0 ? 'ok': 'error'
上述具体返回信息可以从下图中看到
这里代码我们进行相应调整:
changeLoginStatus(state, { payload }) {
// setAuthority(payload.currentAuthority);
setAuthority(CONFIG.ROLE[payload.user.role]);
return { ...state, status: payload.code === 0 ? 'ok': 'error', type: payload.type };
},
别慌,我们 F12(或者右键打开开发者工具)可以看到:
没错,我们遇到了跨域问题。
跨域问题具体可以去百度一下,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是说浏览器出于安全考虑,对于前后端域名不一致的情况下,会默认进行拦截,阻止你们进行交互。这多见于前后端分离的项目中出现。
可以从前端也可以从后端的角度来处理,我们为了方便,直接改造我们的Flask
。
我们需要先安装一个包: pip3 install flask-cors
然后进行如下改造:
注意这个是后端的项目哈,不要搞错了,前后端分离就是前端也搞后端也搞,需要切换。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from flask_cors import CORS
from config import Config
pity = Flask(__name__)
CORS(pity, supports_credentials=True)
pity.config.from_object(Config)
贴心的我还是贴出了源代码。
重启下后端服务哦记得
输入错误的用户名密码,可以看到登录按钮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原点。但是登录接口又是正常响应的:
仔细查看登录块的代码,原来是没有输出错误信息。我们继续进行改造:
message.error 可以弹出错误信息: 用户名或密码错误
目的达到了,接下来我们来试试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
我们去找到 api/currentUser 接口的调用地方:
可以看到是这个方法在作祟,因为 antd pro 会 mock 一个用户,它有姓名等信息,但这些我们需要真实的,所以需要给他进行一次改造:
还记得我们的登录接口返回的数据吗?我们每次登录后,把它写入浏览器缓存中,这样当用户登录以后,我们从浏览器缓存取出用户信息即可。
localStorage 可以操作浏览器缓存,但是只接受 string 和 string 的键值对,所以我们需要把 user 对象序列化为 string。
记得数据需要反序列化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了。前端代码已上传~
后端代码地址: https://github.com/wuranxu/pity
前端代码地址: https://github.com/wuranxu/pityWeb
觉得有用的话可以帮忙点个 Star 哦 Q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