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工作过的公司中,大部分的开发和测试工程师对于测试工程师的定位就是找 Bug 的人.这个认识我觉得没有什么问题,因为确实测试功能师大部分的工作就是找 Bug. 一开始我自己也从来没有怀疑过,感觉这个定义偏差不是太大,但是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我觉得这个定位越来越不那么正确了.

为什么这样子说呢?我分两个方面来说明:

  1. 测试的目的只是保证质量吗?
  2. 测试过程中发现的 Bug 到底能代表什么?

测试的目的只是保证质量吗?

测试的目的只是保证质量吗?我觉得说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保证质量了它又是为了什么呢?为了让产品更有竞争力!
所以测试的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产品更有竞争力!有了这一个目的,作为测试人员也许需要把眼界放的更开阔一些,需要更多平衡的思维.

从产品的角度看,质量是其中一个维度,其他还有很多维度,比如成本等等. 如果测试工程师把自己局限在找 Bug 的人,那么有时真的变成
只找 Bug 的人了,有些场景可能大家很熟悉,为了一个 Bug 进行了无休止的讨论,辩论,面红耳赤,但是如果仔细想想,你会发现这样讨论的目的是什么?
想达到什么结果?这些其实是成本意识,在一场无休止的讨论之后到底有什么产出?有时产出无非就是:

  1. 是不是 Bug
  2. 需不需要修复
  3. 是不是需要马上修复

这些问题其实是关于产品的问题,是不是 Bug 有时比起后面两个来说根本不是问题。 如果我们局限在找 Bug 的人的时候,有时容易为了是不是 Bug 争论了太多时间,而没有对两条更重要的点提出自己意见,达成任何对产品有帮助的共识进行行动,是不是有一些没有把握到重点?

有些朋友和我说,我提的问题开发老是说这不是 Bug,这些是需求,于是为了是不是 Bug 挣的面红耳赤。我一般问,这个有重要影响吗?是不是马上要改代码?如果这两个问题都是都得到的回答是,那么是不是 Bug 有那么重要吗?如果非要说是 Bug,那你就说是需求的 Bug 好了. Bug 本身不是什么问题,只有对业务/产品有重大影响时才会觉得是很大的问题;如果这两个问题答案都是否,我说那你费这么大力气干什么,这不是你的重点。

以上的例子其实提醒测试工程师,我们要从产品的角度看 Bug,来给 Bug(或许是需求) 定义严重程度,用事实来证明严重程度和优先级,而不是一味的认为这就是 Bug。就算 Bug 很少,没人用产品也没有意义,就算 Bug 很多,没人用也没有意义.

测试过程中发现的 Bug 到底能代表什么?

Bug 到底能代表什么?我自己是很难说清楚,你说发现的多了好呢,还是发现少了好?根本说不清楚. 质量的好坏需要通过真正的客户就检验。
测试中发现了 100 个 Bug 和发现了 50 个 Bug,如果交付给客户的产品都是客户满意的,那么发现 100 个 Bug 比 50 个 Bug 多这个没有任何意义。
但是 Bug 真的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吗?如果测试只是定位在找 Bug 这个事情上面,那么可能会忽律很多对团队更有价值的事情上面,Bug 数量不能代表质量情况,
但是某种程度上还是能代表团队的合作情况,比如团队沟通上面有没有问题,需求是不是很多不理解的,但是从来没有问问题;修复 Bug 的时候,是不是老是无休止的辩论;这些本质也是产品的成本的问题,团队的效率就是成本的问题,那么这些问题如果反馈,如果给予团队建议呢? 这些测试工程师有没有想过?如果定位是找 Bug 的人,这些可能就不会考虑了,但是如果为了产品更有竞争力,那么你有第一手的资料,你可以总结,你可以反馈,你可以为产品更有竞争力作出更多贡献。

综合以上,只是定位在找 Bug 对测试工程师的局限,很可能就把自己完成放在一个执行者的角色上面,如果仔细想想有很明显的如下几个不好的地方:


↙↙↙阅读原文可查看相关链接,并与作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