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经验 送给从业互联网的学生一些建议

lsy · November 23, 2018 · Last by CC replied at November 23, 2018 · 2093 hits

送给从业互联网的学生一些建议

最近面试了许多学生,在交谈的过程中发现不少问题,特别对于计算机专业的童鞋们,有志于互往联网方向发展的,给一些建议(其中职业发展规划围绕测试工程师来讲):

时间无价

时间无价,有两层含义:闲散时间没有价值、时间流逝价值可贵。

曾经在大学时代,我卖过报纸 20-30 元一天,举牌 50 元,花费时间换来的可能是物质上的一些锦上添花,以及跟朋友一起参与的乐趣,对于个人成长,特别是 IT 相关的没有任何帮助,后来没有第二次了。

OK,那就不参与呗?这样子自身的时间就是空闲状态,不利用起来真对不起它的价值,或许很多年之后,因为这些闲散时间的积累,成就一番事业呢!

怎么利用呢?多参与所向往从事方向的大会、论坛讨论,哪怕不能到现场,也能够看到宣传资料上的技术方向,比如每年的 Qcon、测试者大会、架构师大会等等,从中选出你关心的主题和方向,选择性研究,点滴积累。

学习能力

大部分学生步入社会正轨,从实习阶段开始,就逐步区分出不同能力的人群,这个是从对新事物的学习能力来看。

传统的学习被应试教育束缚,考试得分,拿奖学金之类的目的,学习基础理论-->做个试验-->考个试-->saygoodbye,有不少同学简历说的高上大做过什么,一问的时候说:做的实验课,后面没有运用,就忘记了。好比,问你 android 做了一个项目,那么 android 里面的四大组件是什么呢?答不出来。

打破传统应试教育,以实践为主,好记性不如敲烂键盘,这个怎么说呢?说一个屡试不爽的例子吧,学习 python:

第一种:按照传统的,学习基础理论,看《python 基础教程》,看十遍可能也看不透,它是一本砖头,一下子把所有细节给你,搞得一头雾水,作为一个工具查询是相当不错了

第二种:看廖雪峰的 Python 基础也不错,跟着练习也简单;

第三种:结合第二种来做,从实践出发,敲烂键盘,官方查文档补知识,更加直接:



在网易的时候,给组员培训,以及现在的方式,都借鉴了,能够比较容易走向成功。

抓住一点:从实践出发,好记性不如敲烂键盘,每天两个小时,不需要搞懂细节先,大部分编程语言思路想通,顺序执行、条件分支等等,直接上手跟着这本书(当然其他类似实战能够做成小工具的也是 ok)不停的敲,遇到不懂的去查官方文档和找导师解答,然后继续完成自己的小项目,然后再进行演示、重构,最终变成自己的思路,那就成功入门了,只需要一个月时间。

下面图例,是当时一名参与组员自己做的流程总结:


短期 2 年规划

业界套路太多,路子太多,每条都想走,可能哪都去不成,每个阶段专注于一个方向,上升通道打开后,再新增方向。

大多数实习生在岗什么都想接触,抱有很大志愿:不想做功能测试了,要去搞自动化、性能等等。

需要明白的是:功能测试是一切的基础,挖掘非功能性需求,才会产生性能、安全等等专项测试需求,没有分层测试的基础,何谈上层建筑呢?比如说测试的关注层面:



最重要的依然是业务,任何手段都是为了提高测试效率,从而有测试的职业通道:


当然,有些同学可能会提到,大厂双通道:管理通道、技术通道。是不是技术差不多了,我可以转管理呢?这里可以专门讲一个话题,简单来说,管理不是转的,得有机会和有人提拔你。

言归正传,基础分水岭:2-3 年,资深分水岭:3-5 年,专家分水岭:7-10 年。



终极目标可以定:测试架构师,兼顾全栈方面。高屋建瓴,《孙子兵法》也云:“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

身体能力

避免熬夜,特别是打游戏,还有抽烟、醺酒,未来保险成本太高,医疗成本也高,在病痛面前人人平等,只是离开的痛苦不同罢了。

多参加户外活动,不管是团队,还是陪伴家人。

人生轨迹逃离不了

(个人觉得社会对于女性还是不够关怀和包容,当然涉及到太多原因了。)

人生无法逃离的轨迹:毕业-->工作-->结婚、买房、生子-->择校之类,哪怕你可以把时间轴往后推,但是大部分人都逃离不了,也没有捷径。

不要羡慕人家有房、有车,这是时间和资本的积累,只要你耐操,身体机器没啥问题,开足马力,一样可以拥有,大部分人都是平庸的,只是让自己变得不那么平凡,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甚至一段时间痛苦交加,不经意的失败,又或者是处于蝉蛹蜕皮的痛楚期,度过就打开了上升通道。

人的一生有许多难以取舍,困惑不已的琐事所纠缠著,这时所需的就是断然的舍弃与明智的抉择,唯一会限制我们的,就只有决心。

成功没有捷径,脚踏实地,扎实的技术功底,是你迈入职业规划的第一步,良好的沟通和处事能力,决定你所达到位置的高度,越往上的金字塔,越需要软技能,技术是金字塔的基石。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共收到 13 条回复 时间 点赞

这些建议很受用,感谢

说实话,还是跟教育体制有很大关系,目前高校的很多学生,能做到这样的都去做研发了,我也面过不少,其实很多都是面不上研发才能面测试的,计算机专业出身的没有人最开始就想做测试的,大部分都是形势所迫。。而且国内普遍情况下测试都不很受重视,地位在很多互联网公司来说也在最下面,这些现状慢慢改观后,相信才会有很多人愿意自愿加入这个队伍。。哈哈哈 勿喷勿喷

贴心感受,重新定位自己的方向,只要决心定了,为时也不晚

只要能力提升了,测试也可以转开发的,技术能力提升才是核心

测试的天花板很明显,做到测试总监或者质量总监基本上就到头,没听说过那个 CTO 或者 VP 是测试出身。除了测试行业技术和能力的提升之外,需要多去关注一下外面的时间。测试工作本身是饭碗,用来吃饭可以,把测试作为事业来做目前在国内前途不明朗。这个行业本身要求也不高,很多人其实是难分高下的,发展的好不好,一是看机遇,二是看眼光。跟对了人,做对了事有时候比能力强更重要。

无名 回复

段念

恒温 回复

老段前段时间任花虾金融 CEO,不知道最近怎样了

做到你所说的专家真不需要很久,有一个野蛮成长的项目,几乎没有智力门槛,2 年就够了。
但是很多时候是没有项目,你只能慢慢成长,就容易懈怠。
很多时候,技术的价值很低,可能是商业模式,可能是人脉,可能是各种外围资源。
我觉得真正做技术,年轻有想法的好好去年个书,硕士努力出来,有可能可以摆脱当码农,技术生涯可能会长一些。
我们原来一 JAVA 外包小伙,考去南大念大数据的硕士去了。我相信出来肯定会不太一样,这比努力看 API,照着编程规范写代码要靠谱的多。

magicyang 回复

可能大家的标准不大一样吧,一个项目就能成长出的专家,也就是那个项目的专家吧,离开那个项目可能就难说了
楼主说的可能是跳到行业的高度看问题解决问题的人……个人理解

11Floor has deleted

测试行业人员差异太大,提高团队、个人能力可以考虑下述方法:

  1. 持续学习提高个人、团队能力;
  2. 老人带好 90 后、00 后小伙伴;
  3. 新人多接触开源技术,业务可以向比你入职早的同事学习,但是技术要靠自己,如果幸运遇到团队有技术的队员,多请教。
恒温 回复

刚刚百度了一下,不太了解。不过个人觉得测试出身能做上去的,肯定不是因为测试工作完成的好。而是领导看中了他其他方面的才能。

无名 回复

这话实在

需要 Sign In 后方可回复, 如果你还没有账号请点击这里 Sign Up